
自IP这个词在商业地产圈火了之后,从最开始的国外头部IP引进,到国内原创IP盛行,各类IP联名跨界也开始玩得不亦乐乎,到现在,越来越多商业地产品牌开始自创IP之路。
无IP不商业,进入存量时代的商业地产迫切的需要通过内容创新去同质化,如何通过IP加持建立自己独特的标签,进而建立自己的IP、IP热的背后是体验升级的底层逻辑、如何发挥品牌IP营销优势、怎样才能在行业内领先前行、商业地产如何选IP、用IP、创IP才能真正实现脱颖而出?
为解决这些行业痛点,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携手美陈网,与10月17日,在第13届中国授权展期间,推出了“IP授权生态圈赋能商业地产”高峰论坛。
行业大咖精彩分享,感受行业标杆力量
10月17日,“IP授权生态圈赋能商业地产”高峰论坛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如期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与中国美陈网联合主办,众多行业内知名大咖带来精彩分享,现场听众云集,座无虚席。

中国美陈网CEO谢赉;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秘书长张瀛;中国天络品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CEO张丽华;杭州辉联文化创意有限公司CEO朱邵文;朗智(品牌)有限公司创始人黄僖偲;天汉文化CEO吕翀;赢商网华北区总经理卫芃;大悦城控股北京大区推广负责人赵波;月星集团总裁助理兼投资中心执行总经理贾耀勇;粉丝科技战略发展总监易志民等多位大咖嘉宾,为IP授权生态圈,如何赋能商业地产,带来精彩的案例分享,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切实解决行业发展的困惑。

谢赉 | 商业美陈赋能商业地产
谢总为大家介绍了美陈的概念到美陈的历史,通过案例分析视觉营销的原理与未来美陈的发展趋势;同时介绍美陈网五大业务模块:行业媒体、企划工具、教育交流、会务会展等。

张瀛 | IP授权生态圈赋能商业地产高质量发展
张秘书长从什么是“IP授权”?为什么商业地产要和“IP授权”结合?如何正确理解“IP授权”?引发流行趋势和话题热度的IP授权成功案例等几个方面出发,通过一些数据与成功案例的介绍,为大家阐述IP授权对商业地产带来的助力。

张丽华 | 原创IP的力量(泰迪珍藏)
张总提到,原创IP有内容驱动、产品驱动两种途径,但内容驱动投入成本过高,产品驱动与之相比具有可塑性。中国原创泰迪在此情况下产生,并有明确的角色定位。但产品并不能一成不变,需要不同变化的角色,紧跟消费潮流。应对不同场景,有不同的人物设定与解决方案。通过泰迪在不同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告诉我们最潮的原创IP应该是什么样。

朱邵文 | 如何通过聚客营销打造IP品牌影响力
朱总分享,购物中心已成为公众生活的欢乐场,场景内容需要与受众产生共感情境。IP格局正从一家独大走向百家争鸣,好IP与购物中心是相互赋能的关系,商场钱袋紧缩需要IP方有投资的心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同频共振。同时强调每一个IP华丽的落地背后,都是长年累月通宵达旦的系统工程,死磕的制作品质是IP价值永恒的关键。
黄僖偲 | 全球艺术之“旅”——博物馆商业综合体发展新趋势
新闻推荐
合作品牌200+,奶龙这次想和你“谈个大的”
海外平台累计播放量逾 35 亿次;乐园主题区开业首月接待25 万人次;联名产品连续 32 天蝉联抖音商城品类排行榜 TOP1......作为全网 3800 万粉丝追捧的动漫 IP,奶龙不仅与周大福、伊利、比亚迪等 200 + 品牌创新合作,2025 年更在出海、内容、文旅领域全面开花。10 月 15 - 17 日,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将迎来第 18 届 CLE 中国授权展,届时,国民级 “萌主” 奶龙将强势亮相,并将呈现最新衍生品与跨界合作项目,快约起来吧!
BOSS面对面 | 奥特曼演唱会一票难求,柯南推出VR眼镜,新创华求新求变的底层逻辑是?
上海新创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创华”)手握奥特曼、名侦探柯南、初音未来、新世纪福音战士、面包超人、假面骑士等“常青树 IP”,在授权行业深耕多年,但仍然坚持创新开拓,专注于为旗下 IP 提升话题度和传播度,在内容上邀请用户共创,在形式上多元百变,从主题展到演唱会,从主题乐园到授权产品,力求为IP注入活力,激发粉丝热情。对于他们来说,“求新”是永远的目标,为老粉带来新意,为 IP 拓展新粉丝,只因为授权是一个最需要创意和新鲜感的行业。
《奈美兔KISS POWER》破圈:跨界共生让治愈美学走进生活
当艺术展打破"画廊自嗨"的传统模式,以"叙事力+治愈力+传播力"重构观展逻辑,《奈美兔KISS POWER》张戈个人艺术展近日成为现象级文化事件。 展览时间:8 月 23 日—10 月 4 日 展览地点:上海春美术馆 这场由广州艺洲人品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推动的展览,在总裁吴创宇的"长期主义"布局下,集结艺术家张戈、演员高叶、金牌影视制片人贾轶群女士的跨界力量,将"治愈美学"从画布延伸至城市生活的各个角落。
BOSS面对面| 从选“国际IP”到挑“国潮IP”,抢占40%市场份额的品牌如何寻找“破圈新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