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李路:带着使命而来,不蹭「自己」的热度 |
最近,笔者和广大观众一样,集体参与到了一桩神秘的寻人事件里。
「甩棍」,究竟是谁?
2020年是我国实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为期目标的决胜收官之年,作为深刻展现这一宏大主题的法治题材剧集《巡回检察组》成功杀出重围,一举跃入观众的眼帘。这部被广泛热议的剧集里,男一号冯森那句经典的座右铭——“舍得一身剐,才敢干政法”,收获了大量观众网友的点赞、刷屏,一举击中了观剧爽点。零宣传开播,《巡回检察组》一路中开高走,收视率节节攀升,连续多日双网实时收视率破4近5,着实在年终岁尾给剧集市场带来了一个令人喜笑颜开的巨大惊喜。
随着剧情推进,剧集主线案件“九三零杀人案”“冯森妻子被害案”“监狱掮客案件”“沈广军骨折事件”“黄四海过失致人死亡案”“苗苗失踪案”“张一苇案”“米振东事件”等八个案子徐徐展开,逐渐形成多案并行、相互关联的复杂故事背景,寻找将这些案件串联起来的关键线头,成为了网友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赛事,满屏弹幕层出不穷、盛况非凡,年度剧王影响力可见一斑。
《巡回检察组》这碗“精神食粮”越来越让人上头,而作为接连打造法治检察爆款剧的该剧导演、总监制李路,也深深吸引了观众朋友们的目光。内容打造如何出其不意,商业操作又该如何平衡艺术与市场?带着一探究竟的好奇心,IP价值官联盟主笔和精于打造现象级作品的导演及该剧总监制李路聊了聊——见到李路是在其工作室,忙到下午还没吃午饭的他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和我们聊起了《巡回检察组》的故事。
国家一级导演/制片人 李路
带着使命而来,不蹭「自己」热度
《巡回检察组》的项目启动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收官年,这一行动与国家依法治国、人民平安幸福息息相关。文化艺术在影响世道人心方面一直承担着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书写当下的奋斗精神,是文艺工作者必须扛起的社会责任。
扎根社会现实,讲好民众真正关心的故事,是《巡回检察组》主创团队尽力达成的使命。李路,入行三十多年,已有制作几千集电视剧的从业简历,他称自己为“恐龙级的年轻人”。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的,来到这个社会一定要做几件有意义的事情,时间白驹过隙,能量厚积薄发,如今到了这个年龄,正是有阅历沉淀、也仍有激情喷薄的好时候,要趁着斗志正且昂扬之时,再力所能及地拍点好剧,不愧初心。”
李路在拍摄现场
关注李路的人都知道,他极少重复自己,而《巡回检察组》是个例外。经过深度采访笔者获知,这次再次执导这部法治题材的剧集,使李路坚定本心再度啃下这块硬骨头,一方面是因为曾合作过《人民的名义》的老搭档——同样是《巡回检察组》出品人的、高检影视中心专职副主任范子文以及本剧总制片人、金盾影视中心主任李学政,两位老相识的再三邀请,让他很受感动,另一方面还是编剧余飞的剧本,虽然看到时只有6集,但题材的独特和深刻初见端倪。
李路表示:“现实生活中,司法问题老百姓生活中其实都会遇到,小到鸡毛蒜皮的争吵,大到司法介入,如何让司法公正这碗水端平,是《巡回检察组》的题中之意,也是我觉得这部剧有意义的地方。”
在三年前第一次开的剧本研讨会上,导演李路和编剧余飞达成了默契,李路表示要尽力为编剧松绑,写得没有什么可再遗憾的了,再做减法,找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来,把我们的所思所想最终传递给观众。「一放一收」、分工明确,导演李路的艺术视野和编剧余飞的激情创作为《巡回检察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跟这几位老搭档合作得非常好,虽然跟余飞是第一次合作,但现在也成了好朋友了,电视剧创作是集体作战,大家必须拧成一股绳。”
《巡回检察组》与《人民的名义》同属法治检察剧,主创团队又在相当程度上有所重合,这一下子让不少网友认为《巡回检察组》是《人民的名义》姊妹篇。然而虽然都是自己主导的项目,但李路却再三强调不愿蹭《名义》的热度,自己不愿意也不需要,他甚至最先产生给这部剧改名的想法。在他看来,剧名去「人民化」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
一是,不愿意去蹭「成功IP」的热度。《人民的名义》是当前国产剧为数不多的坐标性剧集,其成功是多种偶因碰撞产生化学反应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不可复制。《巡回检察组》是一个全新的故事,有着自身不与任何作品类同的强大生命力和普法意义,“蹭”已有辉煌的荣光,反而会使本该更加绽放的思想失去光芒。
二是,修改剧名其实是为了更贴近主题。李路告诉我们:“《巡回检察组》既击中主题,又有行动感,更便于走近观众,体现作品本身弘扬司法公正、呼唤每一个人的公平正义的主题。”从当前市场反馈来看,《巡回检察组》这个剧名确实表达了它所具备的独特魅力。
描摹群像众生,选角权必须在导演手里
一直以来李路对「群像剧」都格外偏爱。
“我喜欢众生相,看着不会累,几个月的拍摄时间里,感受每一个人物的鲜活、每一个空间的张力,会激发极大的创作冲动。”
从10年前《老大的幸福生活》到《坐88路车回家》,再到《人民的名义》都是一群人的故事,在李路看来:“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导演的任务就是把故事里的人物「化简为繁」,本来一个简单的事,把它做复杂了,把人物像一盘棋一样,一个一个镶嵌在作品里面。”
像《巡回检察组》这样的法治剧集,在剧集市场上是少见的特殊题材,而且人物众多,案件相互勾连,这对项目「操盘人」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
在李路眼里,这样的项目非常具有挑战性,他表示“这类题材首要需要严格把握政策导向,对主创团队的要求不只是简单地体验生活,而是要平时就对公检法非常有研究才行。”
对于群像戏来说,人物塑造至关重要,每一个角色都要好看、耐看、经得起推敲。《巡回检察组》作为妥妥的「大群像」作品,角色选择成为作品成败的关键因素。剧中大大小小、能数得上名字的人物就有70多个,为了描摹好群像众生,作为导演,李路和以往一样,与主创团队达成默契:选角的最终决定权必须在导演手里。
喜欢拍群像故事,不论角色大小,李路最后都要亲自敲定。对于演员选择,李路有自己最看重的两点。
第一,合适。合适角色就不会用太大的力气去诠释,演员自身带有角色属性,不会刻意去「演」,演员表现自然,观众看得也舒服。
第二,戏好。李路表示:“我们的演员培养还是要「去演员化」,多一些真诚。”所以,李路选择演员,一般没有试戏环节,他喜欢通过演员以往的作品来观察其整体表现和角色契合度。
描摹众生向来是个不小的挑战,始终把角色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李路以「人」为核心的创作方式,也让他的作品真正走进了「人群」。从《人民的名义》到《巡回检察组》,在李路的镜头下,法治剧这样特殊题材的作品真正走进大众生活,有了「人世间」该有的温度。
以温暖为基调在搞艺术和省钱之间不断切换
从《人民的名义》爆火,到《巡回检察组》热度持续攀升,可以说法治检察类这样特殊题材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主旋律剧集类型,也让李路走到了更多人面前。
创作中,李路从不刻意强调作品的艺术性,尤其对于主旋律作品,他有自己的理解。在李路的认知里,主旋律绝对不是喊口号,他认为:“我们拍的主旋律是筋骨里的主旋律,不是口号式的主旋律。一部好的作品一定是观众看了之后,精气神是向上提的,觉得生活还很有意义,要继续为这个社会添砖加瓦。”
李路不刻意给自己的作品做类型定义,但了解李路作品的人都能从他的作品里感受到「温暖」的底色。李路说:“我的片子有两个字能概括它们的特点,就是「温暖」,无论过程如何曲折,表现多少种人性,但最后的落点一定要打在温暖上、落在光明里。”
“不管是《老大的幸福》《山楂树之恋》,还是《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都能让人感受到正义hold住黑暗,光明永远在前方。”
李路说:“整个社会越来越进步、文明,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个社会是温暖的,这种温暖应该让更多人感受到。”在采访中,李路也是始终带着和蔼的笑容,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温暖感觉。
国家一级导演/制片人 李路
对于关注内容与市场平衡点的创作者而言,平衡艺术与市场是永远逃不开的话题。除了导演身份,李路更是一个主控全盘的总制片人,对他来说文艺创作就要既叫好又叫座,一手抓内容,一手抓市场,两手都不能松。
作为业内著名的导演兼总制片人,李路一直在艺术和节约成本之间切换。
在李路看来,身为导演就要为作品的艺术性负责,导演主要是把握四向的——风格、节奏、时间、空间。戏拍成什么风格、最后节奏是怎么样的、怎么样处理时间和空间,这是导演该干的事。”
“《巡回检察组》这个类型的剧,如果太正,别人会认为你说教,如果太不正经,人家会觉得你的风格不对,既要有创新也要把握方向和尺度。”于是,在《巡回检察组》里我们看到了大背头郑天明和刚正帅气检察官冯森变身前后截然不同的形象,看到了两个跑酷的大叔在橙州大街小巷里上房揭瓦……
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让李路在二度创作时不断有新的、好的创意呈现给观众。但身为总制片人,如何省钱也是他的必答题。
“既想把内容搞好,还要省钱是一个挺难的问题,没有什么公式可以探寻,都是融在血液里的”李路告诉我们。
虽然没有公式,李路却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一定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那么,这钱到底怎么花?
李路给我们举了个例子。监狱场景需要大量群演的大场面不能省钱,「服刑人员」需要逼真,在大冷天里让群演刮光头,这个不能用特效,必须真人上,这个钱不能省;但是一些场景却可以通过自己的私人关系借来使用,朋友们分文不取,省出不少费用,比如剧中张友成的家、郑双雪的办公室,这些都是他和朋友们借来的场地,每次拍戏都特别感谢有大家的支持。
内容创作是艺术,节约成本同样也是一门艺术,新时代主旋律剧的创作者们确实需要同时摸透这两门艺术。
结语
「使命」与「温暖」是李路奉行的创作态度。
《巡回检察组》这样的作品对于创作来说本身就是不小的挑战,如今这个让人越看越有味道的作品,不仅让受众变换视角看到了创作者镜头下的芸芸众生,更让温暖在即将开拍的《人世间》里继续传递。
关于
作为亚洲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授权贸易展会,中国授权展(China Licensing Expo)由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自2007年开始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4届,被公认为在中国市场上开展授权业务的最佳商贸平台。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最热门的IP授权项目提供了与各行业优秀制造商及零售商面对面深入沟通的机会。
协会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社团组织,是中国政府指定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在国际玩具工业理事会(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监事会成员,同时,也是政府、企业、媒体和消费者认可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的代言人。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员包括在中国境内从事玩具、婴童用品、模型和游戏的生产、销售、设计、检验、教育等相关业务的跨地区和跨部门的各类企业。
本文分享IP价值官,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转载好文目的在于增进业界交流。扫描二维码关注【 】订阅号了解更多 。 2021年10月19-21日上海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