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夜宴》春晚走红,传统文化春节出圈 |
春节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已经深深扎根在国人心中。2021年春节,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节目、作品陆续推出,其中不乏出圈爆红的作品。
我们一起来盘点2021春节期间传统文化出圈现象,以及其反映的“新国潮”的未来可能性。
传统文化主流出圈
河南春晚《唐宫夜宴》走红
郑州歌舞剧院的《唐宫夜宴》突然走红了,登陆2021河南春晚之后,因为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在网络平台受到网友的追捧,累计播放量已超过千万次。
《典籍里的中国》首播引热议
大年初一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播,首集用跨时空对话方式讲述《尚书》故事,引发热议,当晚的话题阅读量超过4.5亿。
《国家宝藏第三季》圆满收官
2月17日,《国家宝藏第三季》收官篇播出,给这一季画上圆满句号。在这一季收官节目中,西安碑林博物馆、布达拉宫、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九大博物馆馆长齐聚舞台。节目播出后收获众多好评。
传统文化何以出圈?
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吸引力。要达到出圈的结果,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内容上,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刻研究和转化。
出圈的作品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浓缩在短短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的作品中,在内容上是一定是扎实的、经得起推敲,这需要创作者的长期积累。
《唐宫夜宴》节目舞台上的“唐朝胖妞儿”,参照“唐乐舞俑”形象,将其生动还原。在体态动作、服装妆容、舞台设计方面参考了古画、雕塑等文物,如《千里江山图》、唐三彩等,体现考究基础上的创新。
制图:网友@画岱1988
出品:河南共青团
《典籍里的中国》以《尚书》为开篇,讲述了以秦朝博士伏胜为代表的“护书人”传承、守护《尚书》的流转故事,和以“大禹治水定九州”“牧野之战”为代表的书中故事,田沁鑫做艺术总监,撒贝宁与倪大红、吴樾等演员合作将这些故事表现得富有感染力。
《国家宝藏》则传承节目形式,收官篇邀请各机构的负责人到舞台现场亲身讲述国宝背后的故事,将国宝故事表现得真实动人。
第二,在形式上,采用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喜爱的新形式。
比如舞台结合VR技术,营造时空对话的穿越感,在传播上也重视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的发酵作用。
《唐宫夜宴》的舞台设计转换、通过镜头的调度,自然流畅地实现场景转换,并给人一种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典籍里的中国》表现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在首期当中,主持人和演员完成一场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
《国家宝藏》在形式上,将负责人的讲述,和实地拍摄、现场表演结合起来,形式丰富、节奏紧凑,让观众沉浸其中。
第三,在情感上,传统文化和当代观众达到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
将传统故事中体现的情感、精神等内核,和当代人的情感、价值观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传承的作用。
清华大学副教授梁君健解读,《唐宫夜宴》成功出圈的原因是,“充分运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萌、趣、情、识营造共情体验和艺术共鸣,从而呼应了当代年轻人关心的情感话题和美学话题。”
《典藏里的中国》“伏生对于妻子的怀念和对战火逃生的追忆,不仅是简单的史实描述,还可以感受到试图联通古今情感与价值观表达的努力。”情感共鸣是节目得以打动年轻观众的关键。
《国家宝藏》收官篇中,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现场讲述为了敦煌而与家人分居多年的人生选择,这种真实生动的故事和敦煌的艺术结合在一起,让观众产生共情。
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涵盖广泛,博物馆、经典典籍直至古典文学、非遗等都属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范畴。
对于博物馆、非遗传承人以及其他从事传统文化相关工作的人来说,上述案例可以提供有益的参考——提取传统文化中符合当代审美的文化元素,用创新的形式加以表现,并寻找情感和精神的当代共情点,可以帮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关于
作为亚洲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授权贸易展会,中国授权展(China Licensing Expo)由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自2007年开始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4届,被公认为在中国市场上开展授权业务的最佳商贸平台。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最热门的IP授权项目提供了与各行业优秀制造商及零售商面对面深入沟通的机会。
协会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社团组织,是中国政府指定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在国际玩具工业理事会(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监事会成员,同时,也是政府、企业、媒体和消费者认可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的代言人。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员包括在中国境内从事玩具、婴童用品、模型和游戏的生产、销售、设计、检验、教育等相关业务的跨地区和跨部门的各类企业。
扫描二维码关注【 】订阅号了解更多 。 2021年10月19-21日上海开幕。